位置:首页> 资讯 > 电影资讯 > 浏览文章

《妈妈!》:母女之爱与父亲的遗憾

2023-10-13小爱

父亲的考古日记,相依偎的母女,湖面上漂泊的小船,摇曳的烛光,溺水的鲸鱼…… 镜头前发生的是一个富含母爱光辉的故事。

电影《妈妈!》是于2022年由杨荔钠编导的一部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对老母女平淡的生活在某一天遭到了变故。由于65岁的女儿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其85岁的母亲再一次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义务。本片通过以女儿病情不断恶化的生活化场景为主线,并以埋藏在女儿记忆深处,父亲死亡的真相为暗线,将女儿对母亲的挂念,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以及女儿对父亲的愧疚展现得淋漓精致,使影片更具感染性,主题更加鲜明。

整部影片以三个主要元素——“菊花”,“天鹅绒”,和“教堂”,来呈现女儿对父亲的思念、赎罪和忏悔。

“菊花”—女儿对父亲的思念 主角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那一天也正是其父亲的忌日。她回家路上,在通利桥遇见了一对和睦相处的父女。这对父女的幸福形成鲜明对比,使主角的孤独和对父亲的思念愈发显著。面前是有爱的父女,而她只能孤独一人立于桥头,手捧着已故父亲最爱的菊花。

阿尔茨海默病使主角遗忘了她父亲的忌日。然而,她仍然手捧着一束菊花,因为那是她父亲生前最喜欢的花。电影通过主角在回家后看到日历,突然回想起父亲忌日的一幕,以及菊花的特写,强调了女儿虽然因病忘记了日期,但依然记得父亲在她心中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中,主角尽管已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但她依然能够独立自理。因此,她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地安排好母亲的生活。她的坚强和决绝形成了与后文病情恶化后的无助形成鲜明对比。

“天鹅绒”-女儿对父亲的赎罪 这部分表现了主角内心的愧疚逐渐显现。电影中透露,主角的父亲是因一次回家遭主角不理解而被主角赶出家门并最终跳河自尽。主角开始对这件事情感到自责,表现在她在病情加重时的行为上。

一天晚上,主角在门外看见了父亲的幻象。导演通过对主角一系列慌乱动作的特写,表达了她迫不及待想要与父亲见面的激动。然后,通过父亲幻象最终消失以及主角自我审视的场景,印证了主角心中的愧疚,她认为自己害死了父亲。这也展示在接下来的清晨场景中:玻璃门上有父亲的印记,女儿睡在床上,静静等待父亲回家。然而,父亲永远不会回来,只留下了女儿的愧疚。

父亲的考古日记出版后,主角对那本日记表达了很多情感,包括“我还有天鹅绒要送给你”。次日清晨,母亲的视角显示白色天鹅绒填满了厕所。主角躺在装满天鹅绒的浴缸中,这一隐喻表达了她深刻的愧疚和代替父亲去死的决心。这表明了她渴望赎罪。

“教堂”-女儿对父亲的忏悔 在影片末尾,主角坦白:“我是有罪的。我在很小的时候杀过一个人。” 这句话揭示了父亲死亡的真相。主角认为,如果那天晚上她打开了门,让父亲回家,和他分享一杯热水,笑一笑,他就不至于走向绝路。此时,电影还表明主角不愿意承认

下一篇: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